长沙北书堂著名书法家是谁?
“北书堂”是清代道光年间在长沙创办的一家书社,由当时著名的文人李湘樵发起并主持,社员都是当时的名流,如王闿运、曾宝荪等,社员们的书法作品流通到各地,影响很大,他们的作品被看做是“北书堂”的标志和“招牌”。据说“北书堂”的牌匾由曾国藩亲笔题写。 清光绪年间,北书堂社员刘岳昭中进士后,历任礼部主事、翰林编修等职。清廷修《大清会典》时,他参与了《文渊阁书目》及《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晚年他回到湖南,在长沙书院北路建藏书楼,命名“北书房”,其书法备受推崇,有“南翁(杨沂孙)北老(刘岳昭)之称”。他的作品流传至今的不少。 不过最出名的还是欧阳询父子,他们俩的作品在湖南省博物馆里就有很多。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开国功臣,文学家、书法家。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被誉为“唐贤第一”。他的楷书严谨精密,笔力险劲,结构独异;行书遒劲婉丽;草书学习王羲之,又别出新意!
特别是他的楷书,有“欧体”之称。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副对联就是他写的楷书。 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生卒不详),字通师,潭州临湘人。少孤,随父居京师(按,唐代京师指长安,不是今天的北京)。博学多才,善属文,工于诗赋,精于草书,尤擅楷书。他的字和乃父一样,风格近之,但是更趋严整。对后来的书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