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忠福的书法家都有谁?

屠萧楠屠萧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爷爷,我叫他王忠福,字乐之,号墨海醉翁。我奶奶给起的号,说喜欢听相声,于是就有了这个“笑乐斋”。 我小的时候在乡下住,那时候我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天天除了练练毛笔字就是看看书,或者到田里摘棉花、掰玉米,家里穷啊!我记忆里爷爷总是穿着半旧的军大衣,头发很长,经常背着个破箱子到处溜达。箱子里装的全是爷爷写的字,有对联呀、扇子呵什么的,还有他的书法作品,都是送人的。那时候我不懂事,总偷看爷爷写字,爷爷看见了总是骂我,还让我替他洗毛笔。

后来长大了,离开了家乡,才认识了更多姓王的书法家。 王羲之,字逸少,人称王大令。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出身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七岁能写字,十二岁就博览群书了。王羲之小时候看到爷爷在练字,也拿了纸笔跟着学,因此打下了良好的书法基础。他的字写得特别好,不管是行书还是草书都很受欢迎。据说有一次皇帝召见他,想欣赏一下他的字,就命人拿出一张纸来,让他写写看看。皇上一边看着一边称赞道:“果然是人中之凤啊!” 王献之,字子敬。

王羲之第七子,晋代书法家。他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书法天赋,三岁开始临帖,六七岁的时候就能写出一手好字了。相传他小时候有一次和父亲一起在船上,忽然看见船上有个大瓮,上面盖着盖子。因为好奇,他就问这是什么。船家对他说这是腌菜缸,里面腌着芥菜。他听后,脱口而出道:“腌菜腌菜的缸里怎么可能有青菜呢?”众人听了都觉得这个小孩很有见识,而且言谈举止不凡。

隋炀帝的时候,有人献上他母亲郝氏所绣《法华经》一部,文字甚佳,杨广看了也很是高兴,便命人拿自己的御笔在经上题署作记。可是等侍者把那部经书拿来时,却不见了杨广的题记。原来李世民故意将经书混在其他经书之中,让宦官去取,以便窥测宫中机要。李世民见到自己预先设下的计谋已经被对方识破,也就不再继续暗算他们,而是亲自将这部经书送去并署名记号。 杨广得知后,很不高兴,他说:“这一定是萧公的孙子萧瑀干的好事!”便将萧瑀唤来诘责。萧瑀一脸无辜地说:“陛下您想想,这书里可能藏得有什么东西吗?”杨广一想,也对,于是就命人打开查看,只见里面果然有杨广当年写的诏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