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为什么有价值?
价值(Use Value)是人类抽象出来的、用于度量商品(或资产) 社会属性的概念,是用来评判一个商品是否值得购买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人们对商品使用属性评价的结果。 所以从定义上看,价值是个很主观的概念。 但是,人们关于价值的评判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且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商品的价值观可能截然不同。虽然价值是个主观概念,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影响它主观因素的外在客观规律。
1.劳动差异性原理 劳动差异性原理是指:一件产品因为其生产方式的不同所付出的劳动成本是不同的,所以产品的价值与其所耗费的劳动是有正比的。也就是说,一件产品如果花费的劳动越多,那么它的价值也应该越大。 这个原理的微观基础在于边际效用理论。当消费者为了取得某种商品而愿意支付更多的货币时,意味着这种商品对他来说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用。他为此支付的更多的货币就相当于他由此获得的更大量的满足。一种商品的价值应该取决于它所带来的额外效用的数量。 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假设你为了得到一件东西付出了50块钱,另一个人同样为了得到这件东西付出了100块钱,那么你的支付意愿就比他要高,因为你多花了50块却只获得了比你少33%的收益。你的总价值要高一些——50+50=100元。
2.价格决定原理 价格决定原理是说:一件物品的当前交易价格是由过去交易中买卖双方所付出的交易成本的平均数决定的。 举例说明:比如你在京东上买了一个冰箱,1000块钱。这一千块钱包括了运输费、包装费、人工费、税费等等费用。这些费用的总和就是该物品的交易成本高。当然,如果你去实体店买这个冰箱,这些成本可能还要更高。
3.无差异曲线原理 无差异曲线原理指出:人们对金钱的偏好相同,即一元钱与其他任何数量的金钱所带来的满足是无差异的。所以可以用一元钱来衡量任何数量的金钱带来的满足。 简单来说就是:你有一个愿望清单,上面列着你想要的东西,无论多少钱都可以买到。并且你确实花了一元钱来实现这个清单上的一个愿望。
4.机会成本高原则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另一些东西最大可能的代价。它是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种潜在的成本。 如果将机会成本也看做是“付出”的话,那么它也属于交易的范畴。因此也可以用来解释交易发生的原因:由于机会成本的缘故,人们只能通过付钱的方式来消除它。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帮助理解:比如说你要在苹果和香蕉中选择一个水果作为午餐,那么在这两种水果之间做出选择就必然有一个被舍弃的机会成本,而这个机会成本可能是其他未选中的水果,也可能就是你还没来得及吃的那顿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