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的钱纸币价值多少?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四年,当时的商品经济已经十分活跃,全国有 12.5万个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多种经营;到1990年,这一数字就增加到37.48万个。 这些数据可能不太令人直观,换两个角度,那就是,在20年间,中国的私营企业数量增加了24倍,个体工商户增加6倍多。
经济的活跃带来了货币需求的增长。当时我国还没有统一发放信用卡的制度,而居民的收入提高又很快,因此市面上常见的货币需求增长点就是钞票。于是从1987年开始,国家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简称“80版”),取代正在使用的第三套人民币(简称“30版”)。 我父亲当年做过外贸和工厂生意,因此留下了很多票据,包括当时的企业往来款、出口退税凭证、各种发票等等,其中就包括了这张2元纸币。
我小时候经常看到家里放着这样的票子,于是问父母这是什么,他们告诉我这是2元钱,当时没觉得2元钱有多少购买力,也就没有概念了。直到前几年去香港,听那里的朋友说起一件往事:他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出去玩,路上看到一个卖杂志的小摊,上面写着价格是5港元一本,他们就分别买了一个。后来同学拿着杂志找到学校,老师看了说,这种杂志不应该这么贵,你去找对方退多出来的钱。同学怀着一颗八卦的心,带着老师退还的钱回到小摊前,结果人家说,那两本免费的杂志,我们是拿给乞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