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19年是哪一年?

和硕显和硕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次年改成1913年,1914年又改称1915年。中华民国历法与传统历法不同,采用公元纪年。西元前19年,农历己未年,当时中华民国的国号还未成立,属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新朝(公元前9年—公元23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三国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晋朝(公元265年—公元420年)、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2年)等朝代。西元前19年,当时各国使用汉历(太阴历),中国人又称其为:暑历、夏历、阴历。

据文献记载,在皇帝太始元年(西元前124年)之前,还有过一个历法:三统历。传说它是由鲁奎父所造,其内容可从中国著名的《尚书》中窥知几分,不过,流传到后世的具体内容,已经没有完整的记载了。《汉书·历律志》说:“三统历者,始宓氏之所造,故谓之宓历。” 鲁史叫《周易》,也有叫《易》和《归藏》的,所以有观点认为,《归藏》是鲁国的天师根据易经演成的一种历法,属于阴阳合历。太初历是秦历,是以十月为岁首,以一月为十二月,没有闰月。在汉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5年),将太初历改为以正月为岁首,以十二月为一年,有闰月,因称“辛卯元历”。

中国古代的历法,又称阴历,之所以比西方历法晚了1600多年,是因为中国使用十日历,而西方实行的是三日历。十日历就是,一个月有30日,一年有12个月,历法从周朝开始使用,至今约3000多年。

西方的三日历起源于古巴比伦,他们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的周期,确定了每个月29或30天,一年12个月。又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制定了不同的历法,即:公历(纪元前46年),又称希腊历;儒略历(公元前45年),又称罗马历;旧历曾称为阿拉伯历;塞维尔历(公元7世纪),又称中东历,伊朗历等。

21世纪初,在法国和葡萄牙的许多科学家中,有一个团队试图找出一种将阴历和阳历完美结合起来的历法。由13个地球月龄(也称朔望月)为一年,一年13个月,一个月29或30日。从公元前245年(鲁奎父三统历元年)到公元1899年(鲁奎父一统历和夏历121年),在这一年一度的历法改革中,在每年的公元前六个月,开始采用新历,最后一天为旧历的过年日,全年最后一天为闰月日。该方案解决了13月年对闰年的需要,还有方案只选用12月年,而以农历最后一个月为闰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