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年的作品值多钱?
刘长年(1911.6—1989.12),别号南亭,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金石篆刻研究会名誉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刘长年幼时随伯父习书,后从秦康祥习画,并在上海美专、昌明艺专学习。曾随海上名家吴待秋、吴湖帆、汪声远游。40 年代曾在杭州国立艺专兼课。擅长花鸟。作品气韵清逸,笔墨秀雅。曾为“新国画社”、“海上题襟馆”、“艺苑掇英”创始人之一。作品有《秋江泛月》、《梅花》、《秋菊凌霜》、《清供图》、《水仙》、《春酣》、《岁寒三友》、《群芳献寿》等。出版有《刘长年画辑》。
刘长年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伯父习书法,临习欧、褚楷帖与隶书,后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学西画。1943年到上海美专中国画系攻读中国画。在沪求学期间,投拜“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研究会”会长秦康祥为师,并由此结识海上诸多名家如吴待秋、吴湖帆、汪声远、李秋君、许幼怡、陆丹林、江寒汀等。从名师、习国画、摹古帖、研金石、习掌印,为今后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长年与黄幻吾、吴野洲、顾飞、陈旧村、徐立泉、张子莲等组织“新国画研究会”、“艺苑掇英书画研究会”,定期以书画会友,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出刊会报,还在新新、永安等大公司举办过画展。40年代末,任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教授,60年代起,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刘长年擅画花鸟、走兽、山水。花鸟画早年学宋代院体,承南宋院派,精研徐熙、黄荃两派,上溯五代,下承现代,汲取众家之长。晚年更醉心于明唐伯虎、清华新罗一派。笔下的牡丹、月季、水仙、秋菊、荷花、芙蓉、荔枝、紫藤、枇杷,敷色清丽典雅,构图新颖别致。画中的小鸟、八哥、八哥、白头翁、翠鸟、绶带鸟、黄鹂、山鹊、鸳鸯、苍鹰等,形象生动逼真。在用笔上,既注意工笔,在勾线施色中吸收西洋水彩画渲染法,形成色浓而不艳,淡而不薄,浓淡相宜,笔润流畅,清丽生动的风貌。又注意求意趣,力求形神兼备,工写相融。在创作实践中,能画大幅,又能画盈尺小品,常以条幅、横幅、扇面等构图创新。他作画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力求出新,一般一幅作品要修改两三次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