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书法作品又什么寓意?

诸筱宁诸筱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来人们多用它来写词。唐人由《浪淘沙》的旧曲另制新词,而创为一种长短句格式,双调五十四字,用入声韵,韵脚可上下片各三仄韵,前后片首句也可不用韵,用韵一韵到底。这个以《浪淘沙》命名的长短句格式,内容与水浪滔沙无关。此调最早出现在唐代。刘禹锡的两首《浪淘沙》是七绝,白居易的《浪淘沙》是杂曲歌辞,都不是词。

“自是人生来,雅态天生。天湖时映日红。自是作成桃李面,自然如神。”词从造化生人落想,首先写女性的天生丽质。人的容貌举止,不同于其他动物,生来便有雍容优雅的风度。“雅态天生”,四字排宕有力,它纵意取势,带起下面对女性丰采的挥毫泼墨。“天湖时映日红”句,写日光照在脸庞上,白里透红,红里透白,就象明媚春光里的桃花一样。

“自是作成桃李面”是对前两句的集中,它将“神”、“雅”、“红”等概念形象化,活画出女性艳若桃花的美貌。末句“自然如神”回应首句“天生”,突现“自然”二字,盛赞女性容貌造乎自然、浑然天成,如神工之巧莫可窥测。“风神”,是对上述各方面的集中概括。

上片侧重写外形的美丽,下片侧重写心灵的美好,这样二者就构成了美的统一。下片的首三句描写女性轻歌曼舞的风姿以及她高尚的精神境界。“自是”三句,先刻画“风流态”并揭示其因。然后又推出“雅神”,突出她精神世界的深邃美好。“自是”两字,不仅呼应上片的“雅态”,而且使二者联系成章,融合成一个表现女性美的整体。“自然”两字,在前后两片有回环照应的作用,不仅突现了女主人的风神,而且深化了全词的意蕴。

最后一韵以对比手法刻画美人的高尚情操,表现歌女不同于世俗女性的可贵之处:她对美和爱的追求胜过了对财富地位的企慕。“不将”一句,是说不能因贪图华屋高堂的华丽而抛弃自己所爱。“自是”一句,是说能为了追求美和爱而不惜以玉簪击碎玉杯。它通过对唐人李贺《将进酒》诗情韵的化用,成功表现了歌女对爱情的坚贞。末韵两句,用典以赞美人高贵品德,是对上两句所写情操的必然结果。《庄子。大宗师》所讲的那个伯牙弹琴自悲,意欲赴水寻死的阳货,和《战国策。秦策》所讲的宁愿刎颈而死也不辱身的懦夫聂政,被作为两种不同品德的典型来加以对比。在作者看来,词中的女主人是个象阳货聂政那样重节轻身的人,是个“自重如神”的高人,而那些华堂贵妇则是些庸俗不堪的人。她象庄子笔下的那种“以死自终”的神人一样值得崇敬。词的结尾再一次回荡着对女性“自重如神”的盛赞。

“自重如神”与“风神”相呼应亦收煞通篇,使全词在结构上一气而下,浑然一体。“浪淘沙”这个旧曲名,被欧阳修用来填写新词,在内容上已与本调原意了不相涉,但“如神”、“风神”的重复出现,却使词调与词意妙合无垠,使这个曲牌平添了不尽的风流韵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