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乐瓷器吗?
明代永乐(公元1403~1424年)是明代历朝中重要的一个时期,政治经济较为安定繁荣。官窑瓷器的烧造无论在工艺质量和品种方面都显示出一种创新和发展的局面。
永乐青花在明代享有很高的声誉,是瓷器收藏的首选对象,其造型、纹饰、款识、青料、釉色都有显著的特点。造型方面,除了洪武时的高足杯、执壶、玉壶春瓶、梅瓶、盖罐等外,还创制出挞杯、卧足碗、盘、折口盘、带盖花盆,长颈、双系圆腹把壶,四方形、多边形的各类盘、盒,口径在40厘米以上的大碗、大盘、抱月瓶、无挡尊之类。其中以扁壶、抱月瓶、无挡尊、方盘、十棱洗等具有代表性。器物造型方面,都轻巧玲珑,柔美圆润,隽秀典雅,曲线多而流畅。由于胎体薄而轻,故盘、碗的圈足窄小而又高。足边浅而窄,胎底砂底和器物的口缘常有火石红。这些是鉴定永乐青花的标准器。
纹饰方面,虽然还沿用洪武时的缠枝菊、牡丹、莲花等,但已不画松竹梅,更没有铭文、梵文的装饰。永乐青花纹饰中以花卉为多,主要有:扁菊花纹、缠枝或折枝的牡丹、茶花、牵牛花、百合花、宝相花、莲花、缠枝或折枝兰草、蕉叶、卷草、山茶、灵芝纹、栀子花等。永乐的缠枝花都有一花一叶间隔缠绕,而叶的形状都像大括号。这种绘花方法称“一笔点划”,即一笔点划连续数花瓣。笔法简洁有力,线条流利洗练,与细润的青料配合,显得格外清新。如宝相花,其花心、花瓣由上至下的层次都是从内向外渐次渲染。花心是成放射形排列的纹饰。莲花是成葫芦形相连,莲瓣都较宽,俗称“大莲瓣”。还有:海水纹、流云纹、鸳鸯、游鱼和飞凤、狮子、海马纹、八吉祥(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纹、回纹、忍冬纹、梵文、藏文、阿拉伯文、如意云纹、双角兽、西番莲及蕉叶、竹叶纹、松竹梅岁寒三友和灵芝、灵禽仙草纹。构图繁密是当时的一种装饰风格。如大盘的纹饰是:口沿饰两道弦纹,内绘折枝花,外壁绘八组或十组团花,底心饰折枝花或团花。